美國一名高級國防官員透露,華府已向日本表達希望在當地部署「堤豐」(Typhon)中程導彈系統,作為軍事演習的一部分,此舉將顯著增強對中國的威懾力。
美國陸軍部長克里斯蒂娜·沃姆斯(Christine Wormuth)在9月4日防務新聞(Defense News)舉辦的座談會中表示,她在8月初訪問東京時,與日本防衛大臣木原稔會談,提到上述計劃。沃姆斯期待「多域特遣部隊」(MDTF)能夠通過演習等方式在日本開展行動。
MDTF是美軍的新型作戰單位,包含網絡、電子戰及遠程火力單位。該部隊將成為美國陸軍未來的基石,能在中美或美俄衝突中,在空中、太空、海上、網絡和陸地等多個領域與對手對抗。
MDTF裝備的「堤豐武器系統」(Typhon Weapons System)擁有中程能力(MRC),可發射射程超過1,000英里的「戰斧導彈」和射程290英里的「標準6型」導彈。沃姆斯強調,美國已經向日本自衛隊表明了部署的意願,並考慮將裝備和士兵部署到日本的西南島嶼,這些島嶼接近台灣,可能成為中美衝突的熱點之一。
沃姆斯表示,部署將按照日本能接受的速度進行,這也是「堤豐」系統首次被派往日本。她希望與日本繼續討論適合的選項。在談及區域合作時,她重申美日韓同盟的重要性,並指出中國在該區域的脅迫行為促使了日韓間的合作。
今年4月,美國陸軍第一多域特遣部隊(1st MDTF)在「盾牌 24」(Salaknib 24)演習中,將「堤豐」導彈發射器部署到菲律賓的北呂宋島。這是美國自2019年退出《中導條約》以來,首次向外國部署陸基導彈。
《中導條約》於1987年簽署,禁止美國擁有、製造或試射射程在500至5,500公里之間的陸基彈道和巡航導彈。中國從未參加該條約,且近年來快速發展導彈庫,這促使川普政府退出條約並重建美國武器庫。4月的菲律賓部署期間,「堤豐」導彈可觸及中國上海,引發北京不安。菲律賓表示,「堤豐」將於9月撤離。
沃姆斯指出,菲律賓的長期部署將成為未來的典範,美國將繼續與菲律賓等盟國對話,尋求在印太地區部署「堤豐」系統。她表示,美軍的目標是在國際換日線以西的印太地區,每年至少六個月保持可靠的戰鬥能力。她認為這類能力展示已引起中國的注意。
8月初,日本陸上自衛隊代表團訪問了華盛頓州的劉易斯-麥科德聯合基地(JBLM),為在日本進行類似部署奠定了基礎。根據五角大樓的最新統計數據,日本駐有將近55,000名美軍,是美國境外駐軍數量最多的地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