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詞根記憶法?
把單字拆成最小意義單位(詞根+前綴/後綴),先牢記詞根=核心意象,再把同詞根的單字成串掛在同一個鉤子上。
例如:port=搬運 → transport / import / export / portable / deport。只要想起「港口=搬運」,整串單字就一起被喚回。
怎麼用(3 步)
- 抓鉤子:先讀卡片最下方的「提示」,把詞根變成畫面感(如 port=港口/搬運)。
- 連連看:展開單字,朗讀「單字→例句」,找出與鉤子的關聯。
- 自己說:合上卡片後,憑鉤子把單字和意思自己說出來(或打出一個自己的例句)。能說出來才算記住。
為什麼不容易忘
- 同一鉤子連多字 → 形成語義網路,檢索更快。
- 先回想再對答案 → 測驗效應讓記憶更穩。
- 交錯練習不同詞根 → 干擾下辨識更強。
複習節奏(建議)
今天學 → +1 天、+3 天、+7 天、+14 天各複習一次;每次先遮住中文或單字,先回想再揭示。
短答:不一定是“最容易”的唯一方法,但對英語裡一大票拉丁/希臘字源的單字,詞根記憶法常是最省力、回報最高的方法之一。
它很強,但不是全能;最穩的是把它和語境、取回練習、間隔重複一起用。
什麼它有效
- 組塊化(chunking):把十幾個字綁在一個「鉤子」(root)上,記一次、用多次。
- 可遷移:見到新字能猜大意(ex-port → 出口;re-port → 報告)。
- 取回線索多:根、前綴/後綴、詞族互相提示,回想更快。
什麼時候不那麼好用
- 高頻的日常德源字:get/make/take/though 等,與詞根關聯弱。
- 片語動詞:put up with、run into 更靠語境記憶。
- 語義漂移/不透明:字面與現義差很遠時,只靠詞根容易誤判。
最省力的組合拳(實用版)
- 選根:先攻 50–100 個常見詞根/詞綴(你已有 125 組 👍)。
- 成串:每根挑 3–5 個高頻詞+一句你自己的例句。
- 測驗效應:合上卡片,先回想再對答案(你那頁的「展開/收起」正好)。
- 間隔重複:+1 天、+3、+7、+14 複習;每次只練回想不看講解。
- 語境輸入:把新詞丟進你在看/聽的內容裡(文章、影片、聊天)。
自我判斷:對你是不是最容易?
- 你能用同一根猜到新字大意(≥70% 準確)→ 詞根法對你很合適。
- 48 小時後能不用看卡片說出 3 個詞+意思 → 方法有效。
- 若遇到片語動詞/高頻口語卡住 → 補上語境+SRS更省力。
以下是高頻的100個英語單詞,祝你在短時間裡有效記憶英語單詞。
智匠工坊——真誠為你奉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