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6日週五,拜登政府與其盟友推出了一套針對關鍵技術的新出口管制措施,目標是應對中共、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帶來的國安威脅。這些措施包括對量子計算和半導體產品等技術的出口管制。
美國商務部的工業和安全局(BIS)發布了一項臨時最終規則(IFR),針對已與國際合作夥伴達成廣泛協議的關鍵和新興技術進行管控。此類技術涵蓋了量子計算機及其元件、先進芯片製造工具、與金屬和金屬合金相關的一些元件和軟件,以及人工智能應用中的關鍵元件——高頻寬芯片。
商務部聲明此舉基於「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原因」,並強調這是經過與國際夥伴廣泛討論的結果。商務部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今天的行動加強了我們與志同道合國家的國際關係,並確保美國的出口管制與快速發展的技術保持同步,防止這些技術落入不法之徒手中,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
包括英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已經實施了類似的管制措施,而荷蘭在同一天宣布擴大對ASML(阿斯麥)芯片生產設備的出口管制。這些管制措施與拜登政府此前針對北京在量子技術和高端芯片領域發展所採取的限制舉措一致。
中共外交部在週五回應美國的措施時,指責美方「違反市場原則」並「擾亂全球供應鏈」。這些新的規則立即生效,但公眾仍可在60天內提交意見。
新規定的內容
根據這些新的管制措施,量子計算、先進半導體製造設備、柵極全場效應晶體管(GAAFET)技術以及用於生產金屬或金屬合金元件的增材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AM)等項目都需要獲得出口許可證。量子計算被認為是具顛覆性的技術。中共高層將量子技術視為戰略重點,其第14個五年計劃的優先要務之一即是量子科技的發展。
根據蘭德公司的2022年評估,美國目前在大多數量子技術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日經》報導中指出,GAAFET技術對於超級計算機的高性能芯片開發至關重要。台積電(TSMC)計劃在2025年開始基於這項技術生產芯片,而三星則表示其3奈米製程已經採用了這種技術。
這些限制措施不僅針對設備,還包括某些消耗品和設計用於高級芯片製造的零部件,例如極紫外(EUV)光刻用的光掩模。美國一直在阻止中共及其他對手獲取用于人工智能發展的先進技術,以避免這些技術被用於軍事用途。
這些最新的舉措是先前針對中共的限制措施的延伸,包括在2022年推出的全面擴大措施,禁止在沒有許可證的情況下向中國提供特定級別的先進芯片設備。這些規定也限制「美國人」(公民、居民和某些實體)為中國設施提供芯片開發或生產支持。
新規定的變化
新的規定新增了18個出口管制分類號(ECCNs),並更新了9個現有的ECCN,使美國在限制向俄羅斯和伊朗等國家流通設備方面與其它國家保持一致。例如,新增的ECCN B910具體規定了與合金製造相關的設備,而ECCN 3A904針對低溫冷卻系統和組件,這些系統用於大量物理量子位的量子系統研究。
這意味著,若某些出口管制清單上的物品需要出口,必須獲得美國政府的許可。這使得美國能限制某些技術(如量子技術和高端芯片)的對外銷售,特別是對共產中國、俄羅斯和伊朗。
為了增強國際合作,新規則還建立了一個針對友好國家的許可例外框架。商務部表示,這些規則涵蓋所有全球出口,但對於實施類似措施的國家提供許可豁免,這些國家包括日本和荷蘭。商務部出口管理助理部長西婭‧羅茲曼‧肯德勒(Thea D. Rozman Kendler)表示:「我們不僅根據這項規則採取了新一輪技術控制措施,還通過為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提供許可證例外,增強我們系統的靈活性。」
根據這項安排,相關外國實體將不需要提交有關項目的出口許可申請。
盟友協調一致
據彭博社報導,美國的學術領域和研究合作夥伴的領導地位及更寬鬆的許可證審批程幾,為各國加入美國的抗共陣營提供了動力。台灣經濟部長表示,台灣將參考美國的措施。
「我們尊重全球規範。」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台灣不能脫離友好國家的規範。我認為我們應該跟隨。」
根據2023年國會研究服務處的報告,與其它國家政府協調出口管制對確保這些努力的影響力至關重要。報告指出:「協調可能對防止或延遲外國獲取某些商品或技術的政策有效性至關重要。如果這些商品或技術可輕易從外國來源獲得,則這些管制可能無效。」
例如,美國政府在2019年將華為及其114家附屬公司列入實體清單的限制措施,由於缺乏國際夥伴的協調,效果不如預期。因此,BIS在2020年擴大了制裁範圍,打擊華為及其夥伴,以彌補國際支持的不足。
在2023年,美國、日本和荷蘭這三個主要的芯片製造國達成了協議,共同阻止中共獲取先進的芯片技術。最新的BIS出口管制是國際合作進一步強化的例證。
中共的應對
中國的量子專家和中共政府評估稱,他們在許多量子領域普遍落後於美國,其目標是在2020年代中期超越美國。然而,根據當前發展軌跡,中國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不太可能超越美國及歐洲。
2022年,拜登政府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用於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高端芯片。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方反對美國將貿易和科技問題「政治化」並將其作為「武器」。在面對美國增加的限制和科技制裁,北京正推動在關鍵技術上的投資,但在芯片製造產業上仍然落後於業界領先企業。
據《Register》報導指出,上個月由復旦大學和哈佛商學院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對目標國家出口管制的後果》顯示,2007年美國對中國實施的軍用產品「中國規則」政策確實限制了受管制商品對中國受制裁公司的供應。美國商務部副部長艾倫‧埃斯特維茲(Alan Estevez)表示,「對量子和其他先進技術的管制協調,使我們的對手在開發和部署這些威脅到我們集體安全的技術方面變得更加困難。」
中國的政府及專家承認他們在許多量子技術領域落後於美國,但目標是在2020年代中期超越美國。儘管如此,中國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要追趕美國和歐洲仍然需要時間。
2022年,拜登政府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用於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高端芯片。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方反對美國將貿易和科技問題「政治化」並將其作為「武器」。
在美國增加科技制裁的背景下,北京正大力推動在關鍵技術上的自主研發和投資,但在芯片製造產業上仍顯現出較大差距,遠落後於全球業界頂尖企業。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