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白即是黑
地平線上沉沉的灰色天空籠罩著這座疲憊不堪的城市,晨曦彷彿被層層濃霧扼住喉嚨,僅餘的一點亮光也即將被吞沒。街道兩旁的建築低垂著它們陰沉的眉眼,像是隱匿在暗影中的監視者,冷冷注視著穿行其間的行人。這些行人無不面容憔悴,他們無聲行走,白人和黃種人臉上蒼白麻木,其他有色人種臉上也毫無波瀾,也許他們已無法分辨何為白晝何為黑夜。
吳努興奮地展示著那片珍貴的麵包,他的神情中洋溢著狂喜,彷彿握住了遙不可及的未來。他還對力克說:「社會主義的麵包會有的,黨媽媽的乳汁會有的,我越來越感受到黨的恩情和溫暖。」
然而,那雙往昔明亮的眼瞳如今卻失去了昔日的神采,變得渾濁而空洞,如同一潭死水,他的讚美像是被勉強擠出來的機械式語句飄在空中。力克敏銳地意識到了這種變化,他感到一陣從未有過的陌生與疏離,不禁心生悲涼。
力克說:「我與你的看法不一樣,我認為黨能破壞原本完善的智慧,它會把完美無缺的智商搞得千瘡百孔,你心裡一定要排斥這個無孔不入的魔鬼才會解脫出來。」
「胡說八道!你是在醜化我們偉大的黨,黨媽媽就是我們的母親,怎麼可以跟魔鬼相提並論,你要再敢說一句魔鬼,我就去揭發你,我也會告密,隨時隨地我都要維護黨的利益。」
力克無語,突然感覺對吳努非常陌生,只想痛哭一場而又欲哭無淚,又想起吳努曾經還說過幾句發人深省的話:「我無法擺脫神秘的昏霾,我正在迷失,常常忘記我是誰,快要支撐不住了,救救我!」這幾乎是他最後一句清醒的話。
力克望著吳努那充滿求助的面容,忍不住想到自己的兒子。都生活在昏霾能量之中,在嚴酷的高壓下尚且不知自救,如何救人呢?
力克自己也比之前有了許多違心的妥協心態,很難保證自己也流入快要支撐不住的局面,似乎到了迷失的邊緣,但是一旦想到自己的兒子,就會努力讓自己保持清醒,隨時提醒自己不要隨波逐流。但光靠毅力是不夠的,他想起保持清醒的方法來,相信救世主,力克的潛意識中一直就沒有忘記從那天幕上一層層下到世間的救世主。
在每次意識到黨的洗腦如此成功時,力克感到自己的靈魂逐漸被一種無法名狀的寒意凍結,這種寒意如毒蛇般在他心底蜿蜒游移。他常常在午夜驚醒,凝視著窗外的虛空,思索著未來是否還會有轉機。面對吳努的轉變,他期望在好友眼中重新見到昔日的清晰與勇敢,但同時他也深知這種期望終究是徒勞。他渴望發出一聲長嘆,以釋放心中的無可奈何,但喉頭卻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哽住。他心裡的矛盾就如同周遭環境般沉重。
思想官員Peter覺得這一輪的洗腦培訓取得了成功,對於一些思想沒有太大問題的人,就要準備投放社會,但離開前必須進行一些社會主義的技能培訓,協警班和城管班都需要好鬥的年輕人,力克在每次的「暴力訓練」中都是挨打對象,加之年齡偏大,肯定不適合社會主義的暴力職業,當然,身為記者出身,力克被安排去了媒體思想規範班,當中有記者編輯,包括教師、學生和更多做過業餘自媒體的人,統統都需要規範思想和原則。
在開班的第一課,宣讀一些社會主義報導原則的重要文件,Peter坐在講台主席位,兩邊各有幾名思想官員,當然少不了來自紅色大本營的顧問了,首先是Peter發言,然後給大家學習黨的文件:「在新時代,所有從事新聞資訊服務的機構,都將被納入社會主義管理之下,這是事關數字社會意識形態安全的大事。黨媒姓黨,社會主義所有媒體都姓黨,從業者必須愛黨,為黨服務,必須步調一致,自覺的成為黨的喉舌……」
Peter在演講過程中多次提及加州最大的社交平台「Nag」,他說:「Nag被譽為當今最接近全球意識的社交媒體,在加州成為社會主義之前,就不斷的嘮叨傳統價值、嘮叨資本主義社會、嘮叨普世價值、嘮叨我們不喜歡的總統候選人、嘮叨一切反對社會主義者、嘮叨一切反對紅色大本營的政治意識,終於它嘮叨出來一個共產主義式的加州社會,Nag的創始人Aric對加社做出了重大貢獻。」下面一片掌聲。
他繼續說,「Nag社交平台成為了所有社會主義媒體人的學習榜樣,並且在我們媒體思想培訓班當中還有一位Nag社交媒體的管理員Michael,請你站起來與大家認識一下。」
43歲的MichaelHorne(邁克爾·霍恩),是一名古巴黑人,頭上沒有一根頭髮,戴一幅眼鏡,身段高挑一幅學者模樣,他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管理員,很榮幸能夠在Aric總裁的直接領導下工作,我們對領導核心都是絕對服從,必須按上面提供的黑名單去封號,特別是那些攻擊數字共享主義的賬號,還有攻擊紅色大本營的賬號。」
在Peter的帶領下爆發一陣掌聲,Peter接著表揚道:「你為我們偉大的新時代做出了貢獻!請給大家講一講你的工作性質和今後的打算。」
Michael又站起來說:「我來到Nag社群媒體只有一年多,我在這個體系中不過是一顆微不足道的螺絲釘,甚至可以說,我就是一台專門執行封號任務的機器,我只是做一些令許多用戶討厭的工作……」他的話音還沒落定,見Peter咳嗽一聲,並滿臉不愉快。Michael知道許多話是不能拿上檯面的,但也一時找不到激昂的語言。
Peter又問:「你在Nag之前做什麼工作?」
Michael回答說:「我從大學畢業就應聘去了一家視頻媒體YouNag,我在YouNag工作期間,負責對用戶打黃標、紅標和封號。」
Michael還記得YouNag的創始人Mark在演講中談到美國傳統價值和言論自由等,這些理念很符合他當時的想法,正激勵著他和每一個員工去奉獻,開設視頻賬戶的人數也與日俱增,不過後來YouNag似乎被深層政府控制,Mark也慢慢改變了傳統價值觀,開始以紅色大本營的審核方式封鎖一些不喜歡的言論。Michael想,這些都不能夠在這個場合直接說出來的,特別是「深層政府」,更是一個不能隨便說的敏感詞,也是人們永遠不能涉足的神秘禁區。這些工作都是違背美國價值觀的不光彩勾當,必須在心裡整理一下。
他當時對自媒體包括正規媒體打黃標、紅標和封號,根本不是自己想幹的,但是又不得不服從上級安排,何況這份工作有一份來自紅色大本營的資金支持,也就違心的去幹。就是用AI智慧機器根據設置的關鍵字去進行自動黃標或紅標處理,如果有申述,就透過人工審核,對視頻和帳戶適當作出寬大處理,有時候不想寬恕,還要去追究這些帳戶之前的敏感視頻,一個紅標就令這些帳戶心驚膽顫,他們不僅面臨被禁播廣告,還令他們時刻擔憂帳號被封,迫使他們慢慢轉變思想觀念。
Michael對這份工作一直很內疚。他繼續說:「我在YouNag工作期間,沒有認真負責對用戶打黃標、紅標甚至封賬號。我的思想深處時不時的還是在認可傳統價值觀和言論自由,就多次包庇一些媒體,結果我就被解雇了,我經過思想轉變的痛苦掙扎,終於選擇了去適應這個社會的大潮流。後來有機會去了Nag社交媒體,想給自己一些挑戰,就做了同樣性質的工作,但還是有許多工作做得不夠理想。我相信今後回到社會一定會做得更好,為偉大的社會主義新時代作出貢獻!」
通常這樣的結束語是會贏得一片掌聲的,但Peter表情嚴肅地寫些什麼,他沒有鼓掌,其他人也不敢鼓掌。
下一個是李力克的發言,他先作了自我介紹,接下來免不了要回憶20幾年前的故事,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他是有把握的,他認為自己的思想具有兩面性,跟眾多紅色大本營的人一樣,思想比較含蓄,學會了明哲保身。
力克說:「我沒有把握社會主義的節奏,在紅色大本營調查敏感話題,並把文章發到海外,散布威脅政府和違反社會主義原則的危險文章。三年的監禁讓我不得不轉變觀念。無論是在紅色大本營,還是在加州的新數字社會時代,我應該知道如何面對許多禁區。
Nick聽到彼得咳嗽一聲,發言戛然而止。力克舉起一張紙,問:「這張紙是黑的還是白的?」
力克毫無掩飾地回答:「白色」。
「你再看看,這紙究竟是白的還是黑的?」
力克一時不知如何回答,無論黑白肯定都是不正確答案,也全都可以是正確答案。在這個黑白顛倒的充滿控制與服從游戲中,力克更感覺到存在的不安與恐懼,甚至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一種緊繃與壓抑。每一個人發言時都帶著小心翼翼,生怕一挪步便會踩空掉落深淵。他們言語中的熱情看似激昂,實際上卻是一遍遍精心編排的表演。他眼看著Michael臉上的微笑瞬間僵硬,似乎在他內心深處正有一場巨大的戰爭正在上演。而當Peter向他展示那張「黑白紙」時,力克亦陷入深思,觀看自己內心是非顛倒的拉鋸戰,這張白紙不單單是一個考驗,更是一個象徵,代表了在黨的壓力下人們丟失辨別真假的能力。他克制壓抑著內心的掙扎,只能在心中反覆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股吞噬良知的洪流中的一員。」然而心中始終忘不掉的是過去那些清晰透明的正義感,以及對未來模糊而又執著的期盼。
Peter的態度通常就是風向標,他沒有鼓掌,證明力克一些空洞的回答是不到位的,而且還有關鍵一點,其實Peter並不在乎他過去的思想聽起來是否令人滿意,而關鍵的問題是,他不應該清晰記得太多過去的事,在這漫天昏霾下、在這強化的洗腦教育下,許多人都變糊塗了,成為了一張白紙,失去了理智和正義,這才是黨所需要的狀態,而清醒的人,他可以編造任何謊言,掩蓋任何真相!力克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發言肯定有問題,首先沒有把自己變成一張白紙,且存在很強的分辨黑白是非的能力,其實清醒的人一定要學會裝糊塗、裝愚昧!
許多人都發言了,有些新聞系的學生,還有一些記者、教授,有的沒有過去經歷,有些也記不清過去的事,只要能夠說出一些空洞的、激勵的、對新時代和新聞原則充滿支持的語言,不看過去,只看未來,Peter就給予他們非常高的評價和掌聲。
還有一位來自中國的婦女,她的英文很差,也簡單的說了幾句:「紅色大本營的昏霾與這裡的昏霾很相似,我熱愛這裡的昏霾。」
Peter也特別的表揚她說:「她的思想具備革命性的單純,對許多問題她沒有復雜的想法,交白卷我們也認可,有一次她的思想匯報寫到:『不學ABC照樣幹革命』我們都給她打了滿分。還有一次,她對一些歷史電影很困惑,就交了白卷,我們也給她打了滿分,我不是說今後你們都可以交白捲了,不是這樣,而是看一個人的根本和整體變化過程。」
Peter的發言結束後,他率先鼓掌,觀眾跟隨報以熱烈的掌聲。
發佈留言